邓颖超晚年留下遗嘱:不要抢救,多活几天没意义
2024-09-15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【邓颖超晚年留下遗嘱:不要抢救,多活几天没意义】1972年,周总理确诊膀胱癌,伴随着治疗的深入,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,经常高烧、休克,苦不堪言。
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是他的爱人邓颖超,在最后几年间,邓颖超眼看着周总理接受化疗、抽血,饱受其苦,在病魔的折磨下于1976年逝世。
也就是在这时,邓颖超起了安乐死的念头,并于1982年立下相关遗嘱,公然支持安乐死,并愿意成为第一批实施者。
1982年7月,邓颖超叫来了自己的侄儿侄女,嘱托他们:“以后我得病,万勿急救,无需增加医疗人员的负担,抢救没有意思,多活几天有什么意义?”
邓颖超知道病危之时,即便用上了最好的医疗团队,但痛苦却一点都无法减少,所以自己不愿意如此受罪。侄儿们听完十分不忍,不愿答应。
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,同年她便书面留下了自己的遗嘱,其中写道:“在我患病后,不要安排医疗团队,千万不要抢救,不要浪费医疗资源,即便延续一两天的生命,活着也是痛苦,人老了该做的已经做完了,安乐死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。”
当时国内没有相关的政策和机构可以实施安乐死,家人们也在极力劝邓颖超改变想法。
随后,邓颖超平静的度过了几年,直至安乐死的话题再次被提及,大家才知道她并不是随便说说。
1988年1月,中央广播电视台开设了一期关于“安乐死”的话题讨论,一下子引起了邓颖超的共鸣,她立刻写信给电台说道:“我非常赞成安乐死,也希望国内能够尽早实施起来,延长病重患者的痛苦是没有意义的,我就立了遗嘱最后不需要抢救。”
而后,她便向中央说明了自己希望安乐死的诉求,只是一直没有收到回复。
1991年,邓颖超因肺炎引起高烧进入高危病房,接踵而来的便是断食、昏迷,即便此时已经被折磨地不成人形,她还是强打精神告诉医生自己要实施安乐死,主动放弃抢救,不需要在她身上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了。
眼见邓颖超态度坚决,医院第一时间汇报给相关领导,但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卓越贡献的革命同志,又是周总理的爱人,没有人能拍板为她决定,也不忍心看她这样离开。
最后,著名外科医生吴蔚然为邓颖超打造了一个专属胃漏,解决了她最根本的问题,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她的痛苦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手术很成功,邓颖超又安然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。
1992年7月,她的病情再次恶化,此时的邓颖超已经88岁高龄了,所有人都劝她要有和病魔作斗争的勇气,但邓颖超还是趁着神志清醒时把秘书叫到身边:“我立遗嘱的事,你向中央上报了吗?”
秘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。邓颖超叹了口气说道:“你跟了我20多年,最了解我的想法,我这台机器已经故障了,老化了,实在没有修理的必要了。”
秘书宽慰她:“这个时候您更应该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,有跟病魔抗争到底的勇气,千万不能怕死啊!”
邓颖超反驳道:“什么样的敌人我没有面对过?更何况是这样的病魔,我活到这个年龄已经足够了,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规律,不需要再浪费那个人力物力了。”
在邓颖超生命的最后一个月,医院也从未放弃过对她的治疗,至于她的遗嘱也始终未能实现。
直到现在安乐死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,也牵涉到法律和传统观念的许多问题,至于以后是否能够真正进入现实生活中,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猜你喜欢

科技企业孵化器榜单出炉!黄埔连续十年全市第一


证监系统人员离职后多久能入股IPO企业?怎样才算不当入股


【#新西兰10月起上调入境税#引业界担忧:经济考量还是旅业阻力?】新


发力场景化造车,北汽极狐2023年实现销量高增长


1000元起配的期货配资公司:低门槛高风险,如何慧眼识珠?


玉皇大帝如何坐上皇位的,在这之前他是干嘛的?经十万三千两百劫


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9月或存调整窗口 险企加快产品转型


来电创始人袁冰松失联?多年好友回应:报道不实 其联络方式未变


,2月8日广发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净值10389元,增长004%


股票投资的平台:找到你的理财“伯乐”


涨疯了!黄金历史新高!欧洲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


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9月或存调整窗口 险企加快产品转型


动真碰硬、严督实导,推动解决突出问题


巴菲特回应现金贮备问题时称,机会并非以有序的方式出现


数十亿美元!滴滴上市相关高管及背后股东获得丰厚财务回报


建龙微纳上市首日破发,科创板新股“躺赚”模式失灵


上市银行密集披露期来临,可持续信息披露面临哪些挑战?


期货配资手续费:玩转杠杆,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!


黄金配资:掘金之路上的风险与机遇


全国最好股票配资平台:深度解析与风险规避指南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