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业绩出炉 25家盈利险企净赚近185亿元
2024-06-20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业绩出炉 25家盈利险企净赚近185亿元
本报记者 苏向杲
见习记者 杨笑寒
随着保险公司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,备受保险公司和广大投保人关注的险企2023年业绩也陆续出炉。
据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2月2日,已有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。其中,有25家人身险公司2023年实现盈利,合计184.76亿元;35家人身险公司出现亏损,合计327.13亿元。
多位业内人士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去年人身险公司整体净利润下降,核心原因是投资端承压。因此,人身险公司短期内需降本增效,优化投资策略,以应对市场波动的挑战;长期来看,要转变经营策略,采取更高效的经营模式以穿越周期,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业绩持续增长。
泰康人寿净利润居首
在上述60家险企中,2023年净利润排名前三的险企分别为泰康人寿、中意人寿、民生人寿,净利润分别为137.43亿元、12.46亿元、4.60亿元。亏损额排名前三的险企分别为中邮人寿、建信人寿、渤海人寿。其中,中邮人寿亏损达114.68亿元。
对此,中邮人寿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解释称,亏损主要是受准备金折现率和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。2023年,因准备金折现率调整,直接减少了中邮人寿利润112.1亿元;同时,受资本市场不及预期等多因素影响,公司在持续优化资产配置过程中,投资收益出现了较大的净值波动,阶段性低于预期目标,需要进一步平衡短期波动和长期布局。
原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、懂保汇创始人兼CEO陆敏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2023年,对保险公司利润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为投资端收益下降。
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也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由于持续两年的投资收益下降以及利率整体下行趋势,相应引起准备金评估的长期利率调整,这增加了负债端的准备金计提,因此2023年寿险行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。
2024年寿险业盈利承压
受益于2023年3.5%预定利率的产品停售而引发的销售高峰及保险产品所具备的“长期锁定利率”相对优势,人身险行业2023年整体保费收入有所增加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,2023年人身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.54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25%。但保险业投资端压力仍存。
陆敏表示,2024年,险企要采取降本增效的手段。在成本方面,随着人身险行业的外勤人力数量下降,其他配套成本也需逐步降低,例如内勤人力成本、职场开支等;在增效方面,要加大、加快业务增长,以抵消投资端的低迷。
陆敏进一步表示,长期来看,人身险公司的发展要穿越周期,实现净利润的持续增长,依靠过去的套路很难,唯有业务转型才有可能。数字化转型,才能帮助险企以更高效的模式来发展业务、实现持续增长。
周瑾也表示,寿险公司一方面要降本增效,通过费用和人工成本压降以减少业绩压力,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业务模式和投资组合结构,产品端要下调预定利率,增加分红险、万能险等非刚性成本的产品占比,并适时下调结算利率,投资端要拉长投资久期,并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来增配估值低点的权益资产。
“展望2024年,新的发展动能还没有完全建立,摒弃靠费用和刚性成本驱动的旧模式还没法一蹴而就,寿险行业的盈利压力仍然不小。”周瑾说。
<!--

猜你喜欢

平台配资股票中心:高杠杆下的风险与机遇


动真碰硬、严督实导,推动解决突出问题


美国至1月12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2492万桶 预期减少313万桶


2024年2月16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猪肉价格行情


奇瑞星纪元 ES 上市:奇瑞要打造自己的「奥迪」和「雷克萨斯」


延边农商行前三季营收同比降1358% 亏损568亿元


2月22日基金净值:汇添富沪深300安中指数A最新净值1718,涨129%


港股加杠杆:高风险高回报的双刃剑?


探索风险投资平台:助您投资未来


机构:国内金属延续快节奏去库存


邦达亚洲: 经济数据表现疲软 欧元小幅收跌


邦达亚洲:美元攀升油价下滑 美元加元刷新5个月高位


2021年6月10日人民币NDF远期合约


突然出手救市!为提振股市 越南出手了!投资越南股市的好时机?


日股连跌七日后终大涨超3% 美股反弹刺激外还有什么新动力?


国内商品期货开盘 氧化铝、纸浆主力合约跌超3%


一季报点评:大成恒生科技ETF(QDII)基金季度涨幅1985%


懂科技!有良心!只赚5%!贝因美2025年度战略发布会,重塑母婴企业商业逻辑


特朗普下单Model S 特斯拉股价能否止跌反弹?


蔚来的新故事会:固态电池“在路上” 推出第二代换电站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