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业绩出炉 25家盈利险企净赚近185亿元
2024-06-20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
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业绩出炉 25家盈利险企净赚近185亿元
本报记者 苏向杲
见习记者 杨笑寒
随着保险公司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,备受保险公司和广大投保人关注的险企2023年业绩也陆续出炉。
据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2月2日,已有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披露最新偿付能力报告。其中,有25家人身险公司2023年实现盈利,合计184.76亿元;35家人身险公司出现亏损,合计327.13亿元。
多位业内人士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去年人身险公司整体净利润下降,核心原因是投资端承压。因此,人身险公司短期内需降本增效,优化投资策略,以应对市场波动的挑战;长期来看,要转变经营策略,采取更高效的经营模式以穿越周期,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业绩持续增长。
泰康人寿净利润居首
在上述60家险企中,2023年净利润排名前三的险企分别为泰康人寿、中意人寿、民生人寿,净利润分别为137.43亿元、12.46亿元、4.60亿元。亏损额排名前三的险企分别为中邮人寿、建信人寿、渤海人寿。其中,中邮人寿亏损达114.68亿元。
对此,中邮人寿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解释称,亏损主要是受准备金折现率和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的影响。2023年,因准备金折现率调整,直接减少了中邮人寿利润112.1亿元;同时,受资本市场不及预期等多因素影响,公司在持续优化资产配置过程中,投资收益出现了较大的净值波动,阶段性低于预期目标,需要进一步平衡短期波动和长期布局。
原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、懂保汇创始人兼CEO陆敏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2023年,对保险公司利润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为投资端收益下降。
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也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由于持续两年的投资收益下降以及利率整体下行趋势,相应引起准备金评估的长期利率调整,这增加了负债端的准备金计提,因此2023年寿险行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。
2024年寿险业盈利承压
受益于2023年3.5%预定利率的产品停售而引发的销售高峰及保险产品所具备的“长期锁定利率”相对优势,人身险行业2023年整体保费收入有所增加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,2023年人身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.54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25%。但保险业投资端压力仍存。
陆敏表示,2024年,险企要采取降本增效的手段。在成本方面,随着人身险行业的外勤人力数量下降,其他配套成本也需逐步降低,例如内勤人力成本、职场开支等;在增效方面,要加大、加快业务增长,以抵消投资端的低迷。
陆敏进一步表示,长期来看,人身险公司的发展要穿越周期,实现净利润的持续增长,依靠过去的套路很难,唯有业务转型才有可能。数字化转型,才能帮助险企以更高效的模式来发展业务、实现持续增长。
周瑾也表示,寿险公司一方面要降本增效,通过费用和人工成本压降以减少业绩压力,另一方面要积极调整业务模式和投资组合结构,产品端要下调预定利率,增加分红险、万能险等非刚性成本的产品占比,并适时下调结算利率,投资端要拉长投资久期,并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来增配估值低点的权益资产。
“展望2024年,新的发展动能还没有完全建立,摒弃靠费用和刚性成本驱动的旧模式还没法一蹴而就,寿险行业的盈利压力仍然不小。”周瑾说。
<!--

猜你喜欢

韩国2月进口车注册登记量同比减约25%,混合动力车销售强劲


探索网上投资项目的最佳平台


2024年春季中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日数或将偏少


在线股票配资开户:撬动财富杠杆,步步为营,稳健致富?


伏天湿气重,祛湿先除这“六害”


1938年,周恩来安排一女特工打入国民党高层刺探情报,谁料她竟嫁给了


“保定大G”,再来一打都可以!丨车议汇


追忆乐黛云老师的课上课下


大摩:予兖煤澳大利亚(03668)“增持”评级 目标价下调至3771港元


美债收益率涨幅扩大,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19%


中韩游客“双向奔赴”持续升温_沈阳_中国_旅游


无关风月-初夏穿搭


广交会观察:中国企业借跨境电商拓展多元市场


中京电子终止不超3亿元定增 近6年2募资共168亿


午后机构资金爆拉半导体板块!发生了什么?


关于白酒周期


每个百分点都弥足珍贵


新华指数 围场苗木市场价格回调


肯特股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:“一种医用聚四氟乙烯多腔导气筛管的制造装置”


期债面临回调
